近視眼鏡是一種凹透鏡,能夠矯正近視患者的視力,讓近視患者能夠看清遠處的東西,所以近視眼的人可以通過戴近視眼鏡來提高視力,但是對于看書、寫作業這種近距離工作,還需要眼鏡加持嗎?眼鏡是否需要一直戴著?還是需要時才戴呢?
一般來說,我們習慣的閱讀距離在30-40cm左右。理論上,我們為了看清書本上大概33cm處的字,需要付出3.0D的調節力,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喜歡偷懶的,能少做的工作都會少做,調節也不例外。
對于33cm的閱讀距離而言,很多人也許動用2.0D的調節力就看清了,這就造成了實際動用的調節力和理論上存在一定的差值,而這一差異在臨床中就叫做調節滯后,它會導致最清晰的圖像呈像在視網膜的后方,而這種現象在研究實驗中被發現,會使度數加深。
從臨床干預的角度看,一切干預措施都要從改善調節力和調節靈活度、減少調節滯后做起。
那么對于近距離用眼究竟要不要戴眼鏡的問題,
答案是“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對于比較輕度的近視,300度以下的近視,可以看遠、看黑板以及戶外活動開車時佩戴眼鏡,而寫作業,看書,看手機時可以摘掉眼鏡,對于緩解視疲勞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近視度數一旦形成目前并沒有有效的方法使它降低或者消除,只能通過平時合理用眼,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的近距離用眼和看手機,電視,電腦等來盡量延緩近視度數的增長。對于調節力量差,調節靈活度不足的青少年近視患者,看近時需要戴鏡(不戴鏡會造成調節功能進一步減弱),而且必須同時配合調節力訓練,以更好地恢復調節;待調節能力正常后,低度近視(300度以下)可不用佩戴眼鏡。
建議寫作業時佩戴眼鏡。尤其是高度近視的孩子如果不戴眼鏡,近視度數越高,寫作業就要離得越近,晶狀體就會越緊張。長時間這樣的話,眼睛就會經常處于疲勞狀態,則會引起近視度數加深。
從雙眼視功能方面來說,所有雙眼視功能異常的孩子,都需要在屈光矯正的基礎上,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方案(比如視功能訓練,功能鏡片,棱鏡,藥物等等)。
對于看近處存在外隱斜、集合功能不足的患者,看近必須戴鏡(實際上這部分近視患者占大多數);
而對于看近存在內隱斜、集合功能過強的患者,看近時可以適當減少度數甚至不戴鏡,具體減少的度數需要根據每個人看近的眼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