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遠視、散光、老花、屈光參差等屈光不正疾患也稱為視光疾病, 視光疾病的確診及治療要依據醫學驗光檢查的結果來決定。大部分視光疾病是可以采取配戴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等非手術方法來進行矯正治療。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醫學驗光的檢查流程。
患者就診之前,首先要建立電子病歷。
建立電子病歷
醫生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包括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過敏史,以及配鏡要求、視力矯正目標等,認真填寫電子病歷首頁,然后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和不同需求,進行檢查。
選擇配戴不同形式的眼鏡,驗光檢查的流程也不同。
配戴框架眼鏡
框架眼鏡是最古老、最簡單、最安全、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視光疾病矯治方法。選擇配戴框架眼鏡,首先要請專業視光醫生對眼睛進行以下十個步驟的檢查:
第一步,要做視力檢查。
用視力表檢查患者的裸眼視力。已經配戴眼鏡的患者,還要戴上原來的眼鏡檢查矯正視力。必要時,檢查近用視力。
第二步,要進行裂隙燈顯微鏡檢查。
通過檢查,可以了解患者眼睛前部的基本情況,以及淚膜的性狀,檢查患者是否患有瞼內翻、倒睫、結膜炎、角膜炎、干眼癥、白內障等眼部疾病。
第三步,進行眼壓檢查。
醫生用非接觸式眼壓計檢查患者眼壓,篩查青光眼、視網膜脫落或視網膜色素膜炎等眼部疾病。
第四步,做眼底檢查。
用直接眼底鏡檢查眼底,了解玻璃體和視網膜的基本情況,了解患者是否患有玻璃體混濁、視網膜動脈硬化、視神經病變、視網膜炎,是否有高度近視性、糖尿病性、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病變等。
如果在上述幾項檢查中發現患者眼部出現異常,醫生將進一步作詳細的眼科檢查,進行相應的治療,然后再考慮配鏡。
第五步,進行電腦驗光和角膜曲率測定。
通過這兩項檢查,可以了解雙眼屈光狀態的基本情況,測出眼睛的近視、遠視屈光度、散光度、散光軸向等屈光度指標,以及角膜兩條相交徑線的曲率半徑、角膜散光值、散光軸向。在必要時,醫生要對患者進行散瞳驗光。
第六步,根據需要,進行角膜映光、立體視檢查或同視機檢查。
一般情況下,有斜視、弱視問題以及雙眼視功能異常的患者,特別是兒童首診患者,需要作這些項檢查。
第七步,驗光檢查。
先測定患者雙眼瞳孔距離,然后通過檢影和綜合驗光儀,進一步精確測定雙眼屈光度及雙眼視功能狀態,例如輻輳功能、有無隱性斜視以及雙眼視覺平衡等。如果是老視患者,還要進行調節力的測量,確定老花的度數。
第八步,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色覺檢查。
色覺檢查是用色覺檢查圖檢查患者有無色盲、色弱,對色覺異常做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第九步,試戴眼鏡。
醫生根據患者雙眼瞳孔距離,選擇相應的試戴鏡架;再根據對上述檢查結果的分析,選擇適當的鏡片插在試鏡架上,讓患者進行30分鐘左右的試戴。若視力達到最佳狀態,患者沒有不適的感覺,就可以配鏡處方了。
最后,是挑選鏡架及鏡片。
由我們專業人員協助患者,挑選既能滿足款式、材料、價位愿望,又符合處方、加工要求的鏡架鏡片。配制好的眼鏡還要檢測核實,保證患者得到驗配合格的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