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概述
眼在調節放松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后聚集在視網膜之前。其中軸性近視超過-6D者稱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眼底出現種種退行、變性改變者,稱為病理性近視,眼軸變長、眼球壁尤其是后鞏膜變薄是軸性近視發展為高度近視的基礎。病理性近視可能是在眼球后段過度延伸、變薄的基礎上,發生視網膜、脈絡膜變性,其為一種退行性改變。
遠視力下降、視力疲勞、眼位異常
疾病分類
軸性近視指眼球的前后軸延長,平行光進人眼內聚焦于視網膜前。
屈光性近視指角膜或晶狀體的屈光力強,將進人眼內的平行光束聚焦于視網膜前,見于圓錐角膜、角膜葡萄腫、球形晶狀體、小晶狀體等,以及老年性晶狀體核硬化或部分混濁所致的屈光指數增高等。
調節性近視指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而出現的調節緊張或調節痙攣所致的假性近視
如眼的鈍挫傷,全身應用利尿劑、四環素、磺胺類及其他多種藥物,高血糖致晶狀體滲透壓升高等都可并發近視。
低度近視或輕度近視,-3D以下。
中度近視,-3D~-6D。
高度近視,-6D以上。
多為學校性近視,發展緩慢,20歲以后基本穩定,屈光度多在-6D以下,多數眼部沒有病理改變,用適當鏡片即可將視力矯正至正常。
通常有遺傳因素,病程多為進行性。隨著眼球逐漸加長,近視屈光度持續增高,一般在-6D以上,其眼球的病理變化也逐漸加重。-10D以下,眼球變性不明顯者,可用鏡片矯正至正常視力,-10D以上,眼球變性明顯者,用普通眼鏡或角膜接觸鏡視力均不易矯正至正常,假如有并發癥,有可能成為低視力,嚴重者可致盲。
多見于兒童或青少年,患者遠視力低于正常,近視力正常。
患者遠視力差,近視力正常。這種近視不是因為調節過強所致,而是因為其他屈光因素所引起。小瞳孔下驗光與散瞳驗光的結果差別不大。
患者遠視力差而近視力正常,用睫狀肌麻痹劑散瞳驗光時,其散瞳后的遠視力有所提高,但不能達到正常。散瞳后視力提高這部分為調節過強所致,即假性近視,余下視力差這部分為真性近視,須用負鏡片矯正。
病因
近視眼的發病因素主要為先天遺傳因素及后天環境因素兩大類,先天因素是由于父母的遺傳,兒童從小就達不到正常的視力。而后天因素包括患者疲勞用眼造成的近視,如熬夜看電子設備、學習時不注意眼睛到課本的距離、熬夜學習等造成近視。
主要病因
我國高度近視的遺傳基本上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一般為多因子遺傳,服從遺傳規律,遺傳因素在近視眼的發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當眼球發育成熟后,假如沒有先天遺傳因素,則環境的改變對近視的發生發展有很大影響。青少年由于調節力很強,假如近距離用眼時間太久,可引起遠視力減退,稱為“假性近視”或“功能性近視”,經過休息或用睫狀肌麻痹劑后,視力可部分或全部恢復。
流行病學
不同種族近視眼發病率也存在差異,黃種人發生率最高,白種人次之,黑種人最低。
根據調查我國的近視發病率:小學生為11.07%,初中生為19.31%,高中生為31.40%,大學一年級學生為41.31%,二年級學生為42.13%,三年級學生為47.04%。
好發人群
學生時期群體用眼時間相對較長,且在用眼過程中不注意休息緩解眼部疲勞,所以更容易患近視眼。
即父母有近視眼患者,孩子患近視眼的幾率會增高,存在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
既往有視疲勞、用眼過度的人眼部休息不足,患近視眼的幾率會更大。
誘發因素
青少年在發育期,由于頻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調節痙攣,引發視疲勞,持續發展導致視力減退,出現近視眼。
癥狀
近視眼患者一般近視力正常,主要表現在遠視力上,主要有遠視力下降、視物不清、視力疲勞、眼位異常等。
典型癥狀
近視眼的裸眼遠視力下降,近視力多不受影響。
病理性近視可有周邊視野縮小,特別是藍色視標較紅色視標縮小明顯,可能由屈光狀態不同、眼結點向前移位或周邊部視網膜病變所致??沙霈F生理盲點擴大或中心暗點、旁中心暗點,多由視盤周圍的視網膜的器質性或功能性改變所致。
病理性近視的對比敏感度多有下降,是由視網膜血液循環障礙所致。
這種癥狀是由近視眼調節作用長期松弛,集合相對過多,二者失去生理性協調,影響了眼肌平衡所致。外隱斜者多有視疲勞的癥狀,外隱斜多發展為恒定性外斜視。
近視患者為了看清遠物,常通過皺眉、收縮眼輪匝肌使瞼裂瞇成細縫,以減輕球面像差,增加焦點深度,從而提高視遠物的清晰感。瞇眼動作是近視眼,特別是伴有散光者經常采用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這是由高度近視的眼軸顯著變長所致。
高度近視眼由于玻璃體溶解,晶狀體失去支撐,導致晶狀體后退
由于近視者少用調節或不用調節,同時支配睫狀肌及瞳孔括約肌的同一神經沖動減少, 因而瞳孔較大。
正常情況下,近視眼的晶狀體與非近視眼的晶狀體相同。若出現晶狀體混濁,其混濁進展緩慢,不易全部混濁,以核心混濁多見,多呈棕黃色、棕色、紅棕色甚至棕黑色等。
各類近視眼都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玻璃體的液化、變性、混濁及后脫離。
在低度近視較常見,它不是因調節強引起,而是因為調節與集合不協調所致。高度近視由于所觀看的目標很近,集合作用無能為力,多采用單眼注視,反而很少引起眼疲勞。
其他癥狀
低度、中度近視眼,其眼球一般無變性改變。而高度近視多屬于軸性近視,其伸長主要限于眼球后極部,可有輕度眼球突出、前房稍加深,玻璃體及眼底的變性改變較為顯著。
并發癥
晶狀體混濁可為后極型,亦可呈核性,色棕黃,病程進展較慢。核性混濁者因晶狀體屈光力增加,可使近視程度一時性加深。
在近視患者中,開角型青光眼患病率為正常人的6~8倍。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比例也明顯高于其他人群。由于高度近視眼的鞏膜壁較薄,采用眼壓計測定的眼壓多數偏低,早期容易漏診。
近視眼人群中的發生率為其他人群的8~10倍,多見于中、高度近視眼(-5~-8D)。由于變性的玻璃體與有退行性變或囊樣變性的視網膜粘連,在玻璃體長期不斷牽引下,包括外力作用下,一些部位的變性視網膜被拉出裂孔或撕裂。液化的玻璃體可從此裂口處流入視網膜下,從而使視網膜隆起而脫離。早期由于變性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引,可引起刺激征象,如閃光感等。
就醫
近視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改善癥狀、延緩病情極其重要,尤其對于有近視眼家族史、既往有視網膜疾病病史、長期用眼過度等,要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對于有疑似近視眼臨床表現的患者更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
就醫指征
對于高危人群,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重視體檢中的視力檢查。無論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出現視力異常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視力、視野異常,并出現視物不清、眼前黑影、頻繁閃光等癥狀,合并近視眼特別是高度近視者,應及時就醫。
就診科室
大多患者優先考慮去眼科就診。
若患者出現其他嚴重不適反應或并發癥,如頭暈、頭痛到神經內科就診。
如出現突發失明、昏迷可到急診科就診。
中醫眼科
中醫治療近視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穴位治療,也可以通過針刺的方式、按摩的方式對于穴位進行刺激,改善眼睛局部的血液循環,調節視神經,對于恢復眼肌的生理功能具有很好的療效。
2、通過中藥進行治療,常見的是調節肝腎的治療方向,比如六味地黃丸等藥物,對于改善人體的經絡通暢,調節視力下降都有好處。
3、通過其他治療方式,比如耳針、熱敷等方式,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個人以為近視原因主要是眼睛的活動能力下降,可以通過不停的自我鍛煉的方式,比如轉眼珠、反復練習眼部肌肉,對于治療疲勞、治療近視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