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是一項醫療技術,需要合格的醫師、合格的鏡片(醫療器械)和合格的用戶(患者)才能成功,即安全又有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FDA均批準了角膜塑形鏡的臨床使用,這些批準是在嚴格的臨床實驗驗證后作出的,證明這種產品在合格的醫師指導下由合格的用戶使用是安全的。
需要著重指出,僅有合格的產品并不能完全保證安全性。比如,盡管某種藥質量沒有問題,一個醫生如果將藥的劑量開錯了,或者病人用藥過量,仍然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角膜塑形鏡安全性的保障要求醫師、鏡片和用戶均合格,即:醫師選擇好適配用戶、驗配師選擇出配適鏡片、廠家加工出合適鏡片、用戶按照醫師指導使用和護理鏡片,角膜塑形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
據溫州醫學院呂帆教授介紹,角膜塑形鏡是近視矯正的方法之一,患者通過配戴特殊設設的硬性接觸鏡起到暫時降低近視度數的效果,該技術在中國廣泛的應用, 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角膜塑形鏡在中國開展已近20年,雖然這期間曾因一些嚴重并發癥和過度夸張的媒體報導致其一度陷入低谷,但在國家藥監部門,學組學會和專業人士的共同努力,角膜塑形鏡走向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近視來臨床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鏡可以控制近視發展,可以調控眼軸增長,使得角膜塑形鏡得到推廣,但其安全因素不容忽視,健康的可持續性發展不僅僅有賴于驗配技術的提高,更要預防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
1、角膜塑形旬風除始終存在
2、角膜塑形鏡的特殊風險
3、驗配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4、風險控制需要策略和制度
5、驗配人員的專業化與驗配流程的規范化
6、監控體系及其有效運行是防范并發癥的關健
7、臨床研究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