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介紹《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的起草過程、指導思想和主要內容。
答:兒童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擁有明亮的雙眼是所有兒童青少年共同的愿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按照工作安排,教育部會同我委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共同研究起草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多次征求地方、有關方面的意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社會各界對《實施方案》反響熱烈,積極建言獻策。到目前,收集到很多各行各業人士的意見建議,多集中在教育減負、電子產品使用防護、用眼保健等方面。其中對醫療衛生機構意見,主要集中在視光師培訓、眼科醫院規范等方面。很多好的意見建議我們已予以采納或將在今后的工作管理中予以體現。
《實施方案》總體考慮是:通過提出具體管用的措施,落實各方責任、強化指標約束,發動全社會行動起來,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各方共同努力,一起呵護好孩子的眼睛。
《實施方案》核心內容是:針對兒童青少年日益嚴重的問題提出的具體20條措施,包括家庭采取增加戶外活動和鍛煉等6條措施,學校采取減輕學業負擔等9條措施,學生采取養成健康習慣等2條措施,醫療衛生機構要采取建立視力檔案等3條措施。為保障各項措施有效落實,《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和細化相關部門職責和任務,要求各省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并重點強調對地方人民政府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
問:請從衛生部門的角度談談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現在面臨哪些難點、梗阻點?面對信息時代的發展,未來有可能遇到哪些新的難題?
答: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難點在于社會普遍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近視成因復雜,除遺傳因素外,社會環境、生活方式等后天因素對近視高發起到了主要作用。近距離用眼時間過多和戶外陽光下活動過少,是造成我國青少年近視居高不下的重要影響因素。學生有效運動活動時間不足,課業負擔重,學習強度大,加重了用眼負擔,增加了近視發生風險。
針對上述情況,我委組織制定《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中小學一日學習時間衛生要求》、《兒童青少年矯正眼鏡衛生標準》等多項衛生標準,規范指導學校衛生設施配備和學習用眼行為。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加強對學校教學及生活環境的監督檢查,將結果及時通報教育部門,促進學校用眼環境改善。2016年起,我委組織開展學生近視和健康危險因素監測,以掌握學生近視現狀及用眼環境和用眼習慣等影響因素,為提出有效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每年6月6日,我委組織開展全國“愛眼日”活動,圍繞普及科學用眼知識,維護青少年視力健康等主題,開展各種各樣的咨詢、義診和宣傳教育等活動。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日益普及流行。家長認知不足,兒童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沒有從小形成良好用眼行為習慣,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更容易導致近視的發生。近視的發生和危害不可逆轉,高度近視是失明的重要因素。要改變現狀,需要全社會加強對近視防控的重視,實施綜合防控策略。我委也正在密切關注這一新情況,組織研究應對措施。
問:請談談衛生部門、教育部門、學校、家長等各方在這個事情上如何各負其責?
答: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要實施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專業機構“五位一體”的綜合防控策略。社會預防:給孩子適當輕松的學習氛圍,營造良好的運動環境,讓孩子擁有正常的眼球發育過程;學校預防:學校提供良好的環境設施,減少作業量,加強用眼教育,堅持眼保健操制度,定期開展視力檢查,督促學生注意用眼衛生,保證陽光下體育運動;家庭預防: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培養孩子正確的用眼習慣,提供全面的營養;自身預防:孩子自身要有預防近視的觀念,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專業化診療:培養專業化的眼科與視光學科人才和隊伍,提供規范的視力檢查、配鏡、視力矯正等視力健康服務。
衛生健康部門:從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在檢查的基礎上,依托現有資源建立并及時更新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h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普遍開展眼科醫療服務,認真落實《近視防治指南》等診療規范。根據兒童青少年視覺癥狀,進行科學驗光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按照診療規范進行規范矯治。制定跟蹤干預措施,檢查和矯治情況及時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教育部門:加快修訂《學校衛生工作條例》,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視力健康管理等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試點工作,強化示范引領。進一步健全學校體育發展制度和體系。推動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加強中小學衛生保健所等機構建設,按照標準和要求強化人員和設備配備。鼓勵高校特別是醫學高校開設眼視光、健康管理等相關專業,培養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管理專門人才,積極開展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相關研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全國學校校醫等專職衛生技術人員配備情況專項督導檢查。會同有關部門堅決治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每年對校外培訓機構教室、采光照明、課桌椅配備、電子產品等達標情況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
問:請談談各地建立青少年屈光檔案、青少年近視診療門診等相關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面臨哪些困難。
答:《“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縣級綜合醫院普遍開展眼科醫療服務,重點在兒童青少年中開展屈光不正的篩查與科學矯正,減少因未矯正屈光不正導致的視覺損傷。今年,我委還發布由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織專家編寫的《近視防治指南》、《弱視診治指南》和《斜視診治指南》,進一步規范近視診療行為。
但是,我國眼科醫療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問題依然存在,基層眼保健工作和眼科醫療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委正采取有效措施改進相關醫療服務,暑期是兒童青少年屈光不正就診高峰期,不少醫療機構通過增設屈光專臺、擴大號源等措施,提高“迎峰度夏”服務能力。同時建議患者使用合格眼鏡,遵從醫囑隨診,對于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提醒患者避免或降低并發癥危害。
關于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各地目前正處于探索建立的階段,上海等地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經驗。這次我們將總結地方好的經驗做法,會同教育部門在每年兒童視力檢查的基礎上,依托現有資源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并及時更新。